东莞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完整追完这部剧的人并不多
图片
《生万物》剧照
昨日在朋友的推荐下,准备写一写《生万物》,毕竟算是今年暑期收官档的爆款,应该不少人看过。
想着先看个几集再说。
哪想到爱奇艺已经把这部片子下架了。
从8月13日这部剧在央视和爱奇艺首播到下架整改,也就半个来月。
按照该剧36集的片量来看,如果按照一天2集的速度更新,刚好更完下架。
这也算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奇观之一了。
对于我这种文化观察者来说,好奇的只有一个问题:《生万物》犯了什么错?
图片
《生万物》剧照
先说说《生万物》这部剧的基本情况。
它改编自第三届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原著作者是赵德发——一个中年抛弃干部身份专职写小说的作家。
这部剧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出品,刘家成执导,杨幂、欧豪等新生代演员领衔主演。
内容是以鲁南农村土地变迁为背景,讲述了以宁绣绣、封大脚、费左氏为代表的宁、封、费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兴衰史。
该剧8月13日在CCTV-8和爱奇艺播出后,收视率峰值达2.68%,创CCTV-8近三年最高纪录,也登顶所有央视频道收视榜首。
但目前该剧豆瓣评分仅7.2。
看了一些评论,《生万物》的火,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图片
《生万物》剧照
先讲正面的。
有人说杨幂出演农村剧,这种反差让这部剧本身就“未播先火”,加上严肃小说含金量的加持,让这部剧具备吸睛要素。
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该剧首播时,35岁以下观众数量占据32%,之后逐步提升至约43%。
到收官时,25岁以下观众数量成为了该剧第二大受众群体。
负面的当然要数观察者网刊发的那篇《再评生万物——谁在扭曲我们的农村革命史?》,通过文字、短视频的方式被广泛传播。
很多人看到了这样两极的风评,自然会想着看几集试试。
我相信,完整追完这部剧的人并不多,我也不想像分析电影一样去逐帧分析这一部“主旋律”电视剧。
而是更倾向于去讨论标题中的那个问题,也是最近很多人思考的问题:
它究竟犯啥错了?
图片
《生万物》剧照
该剧以农民的日常这种平民视角的叙事来反映时代变迁,传达土地孕育万物,承载人们的生活与希望的精神。
正如导演刘家成所说的:“《生万物》的主基调是积极、阳光、向上的。我想拍出过去的农村人如何'把苦日子过成花’”。
这不是积极且正能量的吗?
观察者网刊发的这篇文章,却指出该剧呈现出一种“扭曲的历史观”,并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论证分析:
1、美化地主形象。该剧塑造的 “勤俭致富” 的宁学祥、“大善人” 费左氏,忽略了旧社会地主通过高额地租、高利贷剥削农民的本质;
2、丑化贫苦农民。将农民刻画成 “懒散、毫无用处” 的形象,有着爱赌博的陋习,这与农民遭系统性剥削压迫,婚姻嫁娶、私人财产都被地主控制的历史事实不符;
3、不实描绘农会运动。将农会表现为 “瞎折腾” 的机构,违背了农会是农民有效争取权益的革命组织这一史实。
4、抗战叙事的偏见。剧中暗示“穷人家的男丁躲在村里过活,只有富家子弟才奔赴抗日战场,并担任领导工作”,违背了广大贫苦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主力军的历史事实。
5、女性角色的扭曲。剧中佃户女儿银子不是被地主霸占,而是“主动投怀送抱”,甚至出现“睡一次要五块大洋”的情节,这种叙事美化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关系,特别是对农村女性的性压迫。
图片
《生万物》剧照
该文章认为,《生万物》的创作导向反映了当前历史题材创作中的一种危险倾向——历史虚无主义。
会对年轻人,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在盛世没有旧时代惨痛的底层经验的年轻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篇文章当然是基于作者自己的观影体验来阐述的,很多人与这篇文章的作者其实有着相似的感受,即严重的“割裂感”。
认为《生万物》美化了原著小说《缱绻与决绝》涉及到的许多人性阴暗面与残酷暴行,去除了原著中许多不忍猝读的情节。
如:“宁学祥娶了能当他女儿的农女银子后,银子对他手拿把掐,抠搜的大地主突然转换为宠妻模式,还在家门口把自己扮成了小狗让银子牵”。
这一细节是偶像剧的套路模式,偏离了人物本身的性格设定。
如“佃户辛苦一年还吃不饱饭,受地主阶级压迫深重”,却变成了绣绣带领大家种丹参,能赚到钱补贴家用,勤劳能干的还能置下几亩地”。
不符合历史的事实。
也就是说,观察者网的这篇评论,有很多人有同样的观感。
图片
相关网络评论
但网络上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即认为上述文章充斥着政治性的盖棺定论的批判,将文艺作品上升到了政治立场的审判。
“令人脊背发凉”,背离了文艺批评该有的冷静。
列举出了曾经具有相似话语方式的批评:
“《武训传》像武训那样的人……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
“《清宫秘史》是一部卖国主义的影片。它歌颂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美化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必须进行彻底的批判。”
“《早春二月》企图用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来抹煞阶级斗争,麻痹人民的革命意志!这是一株毒草,必须连根拔除!”
“夏衍改编的《林家铺子》,同情和保护民族资产阶级,掩盖其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阶级本质,与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精神背道而驰。”
……
图片
《生万物》剧照
网络上有关这部剧的评论着实热闹,正面的、负面的观点的交锋,似乎成了人们表达个人立场,倾诉个人情绪的窗口。
其实,这些评论的交锋侧面也解释了该剧为何被下架的原因:
当文艺作品和文艺批评卷进了政治的话语体系,再怎么说也说不清了。
就像如果我说,我写了这么多,讲了这么多,只是介绍一种新近的文化现象。
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立场。
那么,我用的“目的”、“立场”这样的词汇,其实已经让我陷入了这种思维和话语的体系中去了。
那么有人就可能对我说:没有立场就是最大的立场!
好吧,那我承认,我其实希望,这个社会能拥有更多的纯艺术和纯批评。
纯艺术和纯批评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只有作品是纯艺术的,批评才会纯粹。
而《生万物》这类改编自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当然很难因“纯艺术”而独善其身。
图片
撰文 | 舞文弄乐编辑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最好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