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配资吃了好几瓶止咳糖浆还是不管用
有的人,一到换季,就开始咳咳咳了,或常常感冒好利索了,可咳嗽还没停,一咳就咳一个月,吃了好几瓶止咳糖浆还是不管用。或者干咳,或者喉咙里总像有半口痰堵着,上不去下不来。
这是中老年常犯的“久咳”毛病,常常存在着一个问题——肺气虚弱。一旦淋了雨、受了凉,风寒邪气就容易钻到肺里,肺没法正常宣发,津液就变成了稀白的痰,堵在喉咙和气管里,所以总咳、总觉得有痰。
另一方面,年纪大了气血虚弱,身体没力气把邪气赶出去,咳嗽就拖拖拉拉好不了,甚至一到换季就反复。
在调理这类“老慢咳”的中成药里,参苏宣肺丸是个很少有人提的冷门中成药。它不像普通止咳糖浆只管止咳,而是能一边把肺里的风寒邪气赶出去,一边补肺气,尤其适合那些咳了半个月以上、身子越来越虚的中老年人,比单纯止咳的中成药更能“治本“。
(本文内容仅为科普,不作药物推荐,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
图片仅供科普,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药方藏巧思:为啥它能管老慢咳、化痰喘?
参苏宣肺丸的方子很特别,由人参、紫苏叶、前胡、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杏仁、甘草、葛根11味药组成,既有“驱邪”的本事,又有“补肺”的功夫,专门针对中老年人“邪没清干净、肺气又不足”的情况。
方子里,紫苏叶和葛根祛风散寒,紫苏叶能把肺里的风寒邪气往外散,尤其适合受凉后咳白痰的情况;葛根能帮着把体表的寒气透出去,还能生津,避免咳嗽久了伤津液,喉咙干疼。
紫苏
前胡、桔梗、杏仁主要负责止咳化痰、通气道,前胡能把肺里的痰“刮”出来,桔梗能把气管里的痰排出去,杏仁则能降肺气,让呼吸更顺畅,这三味药一起发力,痰少了、气管通了,咳嗽自然就轻了。
陈皮、半夏、茯苓则负责“祛湿化痰”,中老年人脾胃弱,容易生湿,湿邪凝结成稠,跑到肺里就成了痰。陈皮能理气化痰,半夏能燥湿化痰,茯苓能健脾祛湿,从脾、肺两个根源上减少痰的生成,避免咳嗽反复。
陈皮
最关键的是方子⾥的⼈参,普通⽌咳药很少加补药,但中⽼年⼈咳得久了,肺⽓早就虚了,光祛邪不补,咳嗽还是容易复发。⼈参能补肺⽓、提精神,让肺有⼒气把邪⽓赶出去,还能增强抵抗力,减少下次受凉咳嗽的可能。
人参
这11味药搭配起来,既清寒痰、通气管,又补肺气、固根本,对肺气虚的中老年人来说,比只治标不治本的止咳药更实用。
二、哪些人适合用它?
根据药品说明书,参苏宣肺丸主要适合“痰湿阻肺,感冒风寒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尤其适合中老年人这几种情况:
1、感冒后久咳:感冒好了,但咳嗽没停,咳白稀痰,遇风受凉后咳得更厉害;
2、秋冬老慢咳:一到天气冷就犯咳嗽,早上起来咳得最凶,痰不多但总咳不净,活动后还气短;
3、气虚感冒咳嗽:感冒时不光咳嗽,还浑身没劲、怕冷、不想吃饭,感冒好后咳嗽拖很久;
4、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平时总觉得气管不舒服,偶尔咳嗽,痰白稀,稍微受凉就加重。
识别这类情况有个简单办法:
一是咳的痰是白色或透明的,不是黄稠痰;
二是怕冷不怕热,吹风后咳嗽会加重;
三是舌头颜色偏淡,舌苔白,摸脉时觉得脉很弱,
这就是风寒郁肺、肺气虚弱的表现。
三、黄药师健康锦囊:这药虽好,可别乱用
参苏宣肺丸虽温和,但毕竟是药,建议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尤其要注意这几点:
首先,分清咳嗽类型是关键。如果咳嗽时痰黄稠、喉咙疼、口干、发烧,那是风热咳嗽,用这个药就是“火上浇油”,得选清热止咳的药;还有肺结核、肺癌引起的咳嗽,也不适合。
通常吃3-7天就能感觉到变化,如果咳嗽没减轻,或者出现发烧、痰变多、呼吸困难,就得赶紧去医院。
中老年人的久咳,大多不是一天两天得的,调理也得有耐心。参苏宣肺丸虽冷门,但只要用对了,再配合日常调理,就能帮着止住咳嗽、化痰通气。
最好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中国十大正规炒股平台和金正恩签了《全面伙伴条约》
- 下一篇:没有了